第452章 工部侍郎,娄桓
黄千浒接过侍从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擦手,脸上的疲惫之色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冷峻:“此子心志坚如磐石,对苏定方之死耿耿于怀,仇恨已深入骨髓。他铁了心要为其报仇雪恨,绝无可能为我等所用!”他的话语斩钉截铁,不留丝毫余地。
话音落下,车厢内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只有车轮碾过湿滑路面的声音,规律地响着。
凌川的车驾也缓缓起程,返回那座临时落脚的王府,马车在积水的青石板上轧出一道清晰的水痕。
刚下马车,早已守在门口的总管刘恩赐便快步迎了上来,躬身低语,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将军,娄大人已在客堂等候多时了。”
“娄大人?”凌川微微一怔,在脑海中迅速搜寻着相关信息,“哪位娄大人?”
刘恩赐的声音压得更低,清晰地回道:“工部左侍郎,娄桓娄大人!”
工部左侍郎,执掌帝国兵器鉴,乃是军国重器之源头。
四方边境、各州军械司所出之刀枪剑戟、盔甲盾牌,其制式模板皆源于此。倒非律法严令必须依样画瓢,实乃地方军械司缺乏创新之能,只得循着京师下发的模具依样铸造。
如凌川这般,能自创制式、另辟蹊径者,可谓立国以来未有之先例。
娄桓选择在此敏感时刻登门,实是压抑不住胸中澎湃的好奇与钦佩。
犹记得数月前,当他第一次捧起那柄来自云州的苍生刀时,指尖传来的寒意几乎让他战栗。
刀身流线如秋水,锋刃在日光下泛着幽蓝光泽,轻松便可刺穿铁甲,更令他震惊的是那套铠甲,甲片衔接之精妙,防护之周全,远非兵器鉴现有工艺所能及。
这位向来以锻造之术自傲的工部侍郎,在反复比对之后,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凌川所铸的兵甲,无论在锋利度、韧性还是实用性上,都对他的作品形成了碾压之势。
这份挫败感在他心中萦绕不去,化作一股强烈的求知欲,他迫切想要亲眼见见,究竟是何等惊才绝艳之人,竟能在统兵征战之余,在锻造领域也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境界。
因此,尽管深知此刻王府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窥视,尽管明白此举可能引来不必要的猜忌,娄桓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毅然登门求教。
凌川迈入客堂时,正见一位年约四旬、鬓角微霜的中年人在堂中焦灼踱步,此人衣着朴素,甚至略显邋遢,袖口还有破损,一看便知是常年在工坊操劳之人。
“娄大人大驾光临,末将有失远迎,还望海涵!凌川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