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 章 徐秀才见闻录。
玉门关再繁华也不过就是一座塞外边城而已,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之多识文断字之人呢?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便开始往这方面琢磨,慢慢的,大概有小半年吧,我才逐渐琢磨明白一些门道儿来。”
“说来听听。” 高阳很是配合的当起了捧哏。
陆童此时也来了好奇劲儿,不自觉的往前欠欠身子当起了吃瓜群众。
徐怀瑾点点头,很是认真的说道:
“经我询问打听以及仔细调研后惊讶的发现,这座塞外边城内的所有住户几乎是家家经商,不管房子临不临街,反正是都有营生做,继而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那就是账房先生。”
“商业的异常繁荣导致这个行业的薪资俸禄一路走高,高到小门小户根本聘用不起的地步。”
“然-------无论大小商号,账目却是一丝一毫不能有差错的,这种情况下许多半路才开始经商却底蕴不足大字不识一个的小掌柜们为了能省下这笔不菲的开销,硬逼着自己开始重头学习识字、学习算术,不求精通史籍博古通今,只求能记明白自家商号的盈收即可。”
“更有远视的父母托关系找人挖门盗洞子也要将自家孩子送进那些知名的大商号里,跟那正儿八经的大账房学本事,为的就是孩子长大后能有一个安身立命的资本。”
“所以商业的繁华不但改变了这里原住民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改变了他们对学问的认知,让这个文化氛围几乎为零的塞外边城居然罕见的成为大乾境内读书识字率最高的城池,我个人认为是没有之一的,甚至就连京城也不如这里。”
陆童这时忍不住插话道:“徐先生,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这里读书识字的人多,所以花钱找你代写家书的人就少。”
“是的!”
徐怀瑾很是礼貌的点点头,继而补充了一句,“即便有不识字的家丁杂役想找人代写家书也极少会花钱来找我,因为他们很轻易的就能在身边找到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的人,与其把那几个大子儿丢给我,还不如请朋友吃碗羊杂汤来的实在。”
陆童又问,“既然代写家书这个营生难以维持生计,徐先生为何不去找个账房的活计,我想这对于你来说应该不难吧?”
徐怀瑾一脸苦笑的摇了摇头,“掌柜夫人问的好,账房上这点活计对我来说属实不难,不说是闭着眼睛就能干吧,那也是有手就能做的事。可我为什么不去找个账房的营生做而是还在这里摆这个几乎无人问津的小摊位呢,可绝不是我清高看不起那个整天在柜台里忙忙碌碌的活计,而是因为这个行业有个